我们是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发展,下面就小叙研究的一个片段:
姓名学以人物为目标,依据文字的音、形、意、象、数的原理,综合姓氏文化结合文字阴阳五行,并以名主的八字、预测者的感应,测出最适合的名字,并论证其特定吉凶与变化趋势。姓名学是从口语交流、文字记载的出现与演变形成社会文化态势。
姓名的汉字中含有:数理五行,音律五行,意义五行,形象五行,通过不同的人把姓与名之间的汉字组合,在传播与交流中显现出不同的吉凶暗示。那么汉字的各种五行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我记得在“易林院”初创之时,有位杨先生前来为其新生女儿起名,他和家人对所起名字各方面都很满意,落户后来还特意来电致谢。时隔一年,杨先生再次来到办公室,说是偶然发现女儿名字中的某个字有多个繁体,不知哪个繁体字的笔画才是对的,对女儿名字的笔画数理提出质疑。经多方考证,最终确定是我们把该字的异体字错定为繁体字,这样一来该名的数理五行全都错了,由吉名变凶名。最后由易老师亲自为其重新更名,并亲自到200里外的孩子户籍所在地,想办法为其变更法定名字(那时改名可不容易),并承担所有损失费用,最终取得杨先生谅解。

通过这件事,易老师立刻从公司抽调资深起名老师,广邀社会各界知名学者,文字、文学、语言专家,组成“起名用字考证专家组”,并亲任组长全程参与。按照起名用字各参数指标,展开了对汉字的读音、象形、字意、简体、繁体、异体、通假、通用、偏旁、部首、姓氏等全方位的校对、纠错、完善、考证工作。最终编著了《起名常用字库》精简版和大全版。成为众多专业起名机构的工具书,沿用至今。
随着起名工作的不断深入,易教授结合大量实例论证,对起名格局的全面分析,大量推算出新的实用格局,编撰了《起名常用数理格局》,还有大全版。期间也针对一些特定名称格式进行了规范。比如:公司名的字号、主体、总体的数理都要吉,五行不能与行业,老总命局相冲等,而不是一味的只看总体吉凶。还有商标名、大楼名、公园名、学校名、小区名、道路名、桥梁名、场馆名等等都有其特定的数理五行及招牌颜色、尺寸规格等。
易教授从开办命名馆以来,就意识到起名除了要符合易经原理这个前提外,同时也要考虑到姓名作为代表一个人的符号的实用性,所以不断提出了对:胎名、乳名、小名、外文名、别名、笔名、艺名、法名、称号、誉名、绰号、字辈、尊号、碑名等名字名称的独有性、地域性、民族性、民俗文化、职业阶层,结合字意、字形、音灵的演变,进行定量、定向统计分析的战略性意见。
经过长期大量的论证、分析、实践、总结,取得了可喜成绩。为能更精准地针对不同情况的每一位名主提供满意服务,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。